活动预告|2025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京津冀对接交流活动方案

添加时间: 2025-09-03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科技资源丰富、创新需求旺盛。为深入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服务首都都市圈建设规划,华北电力大学资产经营公司(北京华电天德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与保定华电天德科技园有限公司拟于9月共同举办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京津冀对接交流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落实京津冀科技创新券政策,推动区域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与高效利用,推介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科技资源以及燕赵电力实验室等省部级优质创新资源,精准服务中小企业和创业团队的创新发展需求,切实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保定能源电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新质生产力,为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时间地点:

2025912(星期五)上午930

保定市北二环路5699号大学科技园5号楼602路演室

二、议程:

1、领导致辞

2、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及京津冀科技创新券政策介绍

3、科技资源推介

1)燕赵电力实验室科技资源推介

2)华北电力大学国家储能平台科技资源推介

3)北京科技大学科技资源推介

4)中小企业涉电产品公共检测服务平台科技资源推介

4、需求对接交流

 

三、组织架构

指导单位:华北电力大学、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华北电力大学资产经营公司

承办单位:保定华电天德科技园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北京科大分析检验中心有限公司、燕赵电力实验室、保定市电力装备行业协会

四、科技资源介绍

1.燕赵电力实验室

燕赵电力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作为河北省能源电力领域最高能级科研机构,在国家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及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指引下,聚焦清洁高效、多元支撑的新型能源强省建设目标,依托保定市"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集群"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载体,构建了“市场需求导向-关键技术突破-装备迭代研发-产业升级驱动”四位一体的创新发展范式。实验室的建设主体为保定市政府,由华北电力大学牵头,联合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等16家高校院所、企业共同建设。实验室主任为刘吉臻院士,集聚了杨勇平、陈维江、舒印彪等院士团队及200余名科研人员。实验室系统布局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全产业链,重点围绕“多源发电协调优化”“电网安全防御”“主动配电网运行”“多元储能集成”四大核心方向,打造国内一流科研创新平台、新型产业孵化平台和战略决策咨询平台于一体的“三位协同”新型研发机构。实验室战略定位为打造河北省能源电力领域科技创新高地,统筹布局电力源网荷储,开展能源电力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型能源的河北场景提供有力支撑。

2.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围绕储能产业技术发展和储能“高精尖缺”人才培养的重大需求,创新建设模式,采用政府支持,高校牵头,联合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的方式,构建“1 1 N”新型政产学研合作新模式联合建设。华北电力大学联合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与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北京未来科学城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联合体。平台将建成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开放性的创新平台。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将加强对储能技术产业高端人才的培养,提升储能技术重点前沿方向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同时促进京津冀地区相关高校及企业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将构筑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到工程转化的完整创新链条,形成“双碳引领、层次清晰、结构协调、互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学科发展新布局,全面提升学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需求的能力,打造一流储能学科。在科研创新方面,将围绕电化学储能、氢能及其在电网中的应用技术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为可再生能源消纳和保障电网稳定提供技术支持,推动国家能源结构转型。

3.北京科技大学科技资源

学校科技实力雄厚,冶金工程学科与能源、环境、信息、自动化等学科集群发展,材料基因、精准医疗、人工智能、纳米材料等新兴战略前沿学科的交叉融合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学校依托学科优势和学术沉淀,以材料科学研究的关键支撑——材料测试为基础,探索基于材料测试的技术转移模式,全面推进了产学研合作,以资质建设为抓手,促进实验室规范管理以“统筹规划、突出优势、分步实施”为方针,积极开展资质认定、实验室认可检测资质建设工作,其中26大产品领域294项检测项目获得CMACNAS检测资质,是北京地区高校中资质规模和体量最大的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授权北京科大分析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学校全资公司)作为专业服务机构,开展材料制备与分析检验、分析检验技术咨询、分析检验人员培训等服务。公司遵循“政府引导、依托学校、市场运作、企业运行”的发展思路,服务于企业的自主创新,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的科学研究工作。

4.中小企业涉电产品公共检测服务平台

成立于2014年,联合华北电力大学电磁兼容实验室等优势资源,对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昌开普等国家级检测中心,其目标是推进实验室开放共享,打造支撑“新能源及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质量提升的公共实验室和中试平台,促进“中国·电谷”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平台作为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已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具备先进、完备的管理制度,能够为企业提供质量检测、技术整改、检测认证等服务,业务涵盖电磁兼容、电气性能与安全、环境可靠性试验近百项。目前累计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购置国际主流品牌设备140余台套。平台自2014年投入使用以来,共服务京津冀保企业 500 余家,检测次数12000余次,年均服务企业近百家,为企业节省研发费用2000万元/年。

五、 联系我们

联系人:毛荣辉

联系电话:(03123370051/15232295006

联系人:王素敏

联系电话:(03123370051/15733201136

联系人:杨娟

联系电话:(03123370051/15031295775

联系人:李冠言

联系电话:010-6177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