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转载】打造“中试 ”创新生态丨河北:订单式技术攻关加速新能源电力装备先进成果市场化进程

添加时间: 2024-11-06

近日,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发布了“关于拟立项2024年度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科技成果中试示范平台项目清单的公示”,我园 “新能源电力装备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平台”成功获批。平台以高校、科研机构为依托,按照开放共享、支持产业的运行原则,聚焦新能源电力装备产业领域,开展配电二次设备、高性能复合绝缘装备等的研发、试制、测试和应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获批中试示范平台是对我园在新能源电力装备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努力的肯定,也标志着我园在推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此契机下,长城新媒体联合省科技厅特推出“打造‘中试 ’创新生态丨订单式技术攻关加速新能源电力装备先进成果市场化进程”专题报道,受到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新浪网、网易平台、凤凰网、搜狐网等各大媒体也纷纷进行了同步报道。

以下为报道全文:

打造“中试 ”创新生态丨河北:订单式技术攻关加速新能源电力装备先进成果市场化进程

技术攻关也能下订单?不久前,一张创新订单给保定市安科电气有限公司送来了发展新机遇。

保定市安科电气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产品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被广泛应用在电厂、变电站以及大型工矿企业。这些产品都离不开一个核心部件——芯片。

“芯片是电力自动化设备的‘大脑’,承担着核心运算、控制和处理信息的功能。”安科电气技术总监郭显强告诉记者,以往,企业主要采用进口芯片,近年来,“中国芯”性能不断优化,不想在关键部件上受制于人,企业动起了使用国产芯片的心思。

没多久,高性能的国产芯片用上了,但是却出现“排斥反应”,芯片与原有系统程序不匹配,产品性能下降,很多指标不能满足客户要求。

以监测变电站开关状态的智能操控装置来说,实际工作环境要求满足静电放电15kV,更换芯片重新设计后,仅能承受4kV电压。“无法满足装置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准确运行,也就无法准确监测开关状态,保障电网安全运行。”郭显强说。

  技术人员在保定华电天德科技园新能源电力装备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平台的3米法电波暗室进行试验。  

在当地科技部门的帮助下,企业来到保定华电天德科技园新能源电力装备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平台寻找解决方案。

中试示范平台位于保定“中国电谷”,作为高校的孵化载体,是联系高校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平台整合了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数字能源与电力装备实验室的创新资源,利用高校院所的技术优势,提供订单式技术攻关与先进成果快速落地服务。

“简单来说,订单式技术攻关就是按照企业需求订单,针对特定技术问题,有目标、有时间要求地去解决技术难题、提供技术方案。”中试示范平台负责人曲伟说。

 

 中试示范平台环境可靠性试验区。  

根据订单,平台与企业紧密合作,在一周内改良了技术方案,产品性能还有了显著提高,满足了相关标准要求。

此外,中试平台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标准要求,为多款产品量身定制改进方案,协助安科电气实现了产品的更新迭代与产品升级。

目前,该平台累计服务京、津、冀等省市新能源电力企业400余家,检测次数1.2万余次,年节约研发成本2000万元;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千余次,开展技术推广活动54场,助力2家企业挂牌上市。

  中试示范平台电磁兼容试验区。  

“保定华电天德科技园以建设国家级专业孵化器为目标,中试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中试平台利用华北电力大学在电力领域的人才和技术优势,通过科技园建设的中试环境、设备和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保定市、河北省的新能源电力企业,支撑保定市新能源电力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目前已累计孵化电力企业150余家。孵化的典型企业——保定市冀能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处于高速成长中,在中试平台的服务下,从入驻到‘毕业’,实现年产值从200万元到8000万元的突破。”曲伟说,后续,平台将继续聚焦新能源电力企业的孵化工作,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研发、技术整改、性能测试、型式检验等服务,快速提高企业技术能力,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落地应用,推动保定市新能源电力装备行业提档升级,服务河北省新能源技术发展,辐射京津冀,助力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装备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

中试,是把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的过渡性验证试验阶段,是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为加快提升科技成果中试服务能力,今年,省科技厅筛选支持了6个示范特色鲜明、引领性突出、对产业支撑作用强的科技成果中试示范平台,保定华电天德科技园新能源电力装备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平台就是其中之一。

省科技厅成果处一级主任科员张涛介绍,省科技厅将为该平台提供支持资金200万元,用于进一步提升中试服务能力,助推电力装备产业整体升级。此外,推广示范经验成果,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在河北转化落地。

图文来源:河北省科学技术厅